電子郵件
:sales@beondt.com
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,本周也是糧食安全宣導週。這個特殊的日子再次引起全球對糧食安全和農業發展的關注。近年來,我國糧食安全情勢持續向好,糧食生產連豐,庫存充裕,市場供應充足。糧食總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1.3兆斤以上,遠超過國際糧食安全警戒線。糧食產業年產值超千億元的省份較多,展現出較強的糧食生產實力。
夯實大國糧倉基礎,科技裝備無疑是關鍵支撐。目前,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達63.2%,整體科技創新進入世界前列。今年秋收播種,非常注重科技,無人機植保已成為科技興農的新趨勢。隨著低空經濟的悄悄崛起,大型無人機正逐漸成為農業豐收的關鍵技術支撐,其價值在農業技術發展中日益凸顯。
工信部數據顯示,2023年我國植保無人機註冊數量將突破30萬架,其中大部分在民航交換系統運作。但面對我國19.18億英畝的廣大耕地,這個數量仍然不夠。目前,多旋翼機型占我國農林植保無人機的90%,數量佔全部無人機的10%以上。在大型植保飛機方面,我國農業噴灑作業主要依賴進口有人機,對國產大型無人機需求迫切。與中小型無人機相比,大型無人機具有載貨量更大、作業時間更長等優勢,使其在集中化、標準化農業作業中更有效率、更經濟。目前,我國低空經濟主要集中在旋翼無人機領域,而能夠量產並商業運作的大型無人機僅有少數。這個藍海市場亟待關注與探索。
2024年8月,中央電視台《新聞聯播》、《朝聞天下》欄位通報了天宇航通科技有限公司紅燕(HY100)大型無人機系統在農林植保領域的創新應用與傑出表現。它可以一次填充1000公斤推進劑,相當於25架多旋翼無人機的有效載荷。它可以連續完成4-6米超低空穩定飛行,具有自主控制超視距飛行和全天候運行的能力。真正實現了從日出到日落不間斷作業,特別適合集中化、標準化農田的高效、規模化作業。
大型無人機在現代農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。減輕農民勞動強度,提高生產效率,促進農業智慧化、精準化,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、促進農業永續發展扮演重要角色。隨著技術和政策的不斷進步,大型無人機將進一步整合農業生產,為農業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,建構更有效率的現代農業體系。